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人才工作大有可为。
春天的上海,绿意盎然。近40家创业服务组织自动发起成立的上海众创空间联盟,为上海的“创客”们提供了更多春意。作为全国首个区域性众创空间联盟,它将成为上海新型创业孵化器资源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该联盟的成立,只是我国正在掀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的一股浪花。
随着国家经济步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稳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在2014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的要求。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强调,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而最近,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落实中央精神,各地各部门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了哪些努力?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又会给人才工作带来哪些新要求?
我国迎来大众创业潮
“掀起一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党和政府的号召,犹如星星之火,在全国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自“创业元年”的2014年开始,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在全国掀起了大众创业潮。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总规模400亿元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处在“蹒跚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从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据介绍,这支引导基金可直接带动民间投入1800亿元,可扶持近万家创新型企业,间接带动1万亿元规模的银行贷款、机构投资等各类资金流向创新企业。
科技部启动了“创业中国行动”,聚焦发展专业孵化器和创新性孵化器,探索适合互联网、创客等新型创新创业的孵化模式,将在包括“众创空间”等模式下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服务平台。“创业中国行动”首批在包括中关村在内的22家国家高新区开展示范工程。据介绍,“创业中国行动”将根据各地高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情况开展具体推动创新创业的探索。
2014年,人社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从普及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提供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便利、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加强创业公共服务6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
中关村是创新创业示范高地。作为科技部首批实施“创业中国行动”的国家高新区,中关村在今年2月启动了“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根据该工程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关村形成以领军企业创业者、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及学生、连续创业者、90后创业者、海归创业者为代表的高端创业人群;中关村科技创业者超过20万人;以创新型孵化器为代表的“众创空间”超过500家;在海外设立创业服务机构超过50家等。为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中关村将从高校“育苗”鼓励创新创业、领军企业孵化创业、鼓励创客创业、集聚创业人才、创业金融升级、创业服务提升、创业文化示范等方面持续突破,以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浙江省今年拟推动全省500家以上省级创新载体50000台(套)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服务企业50万家次,带动50万人创新创业,使科研仪器设备使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在全省发放1亿元的创新券,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科技资源服务。浙江省级政府部门首个云服务平台——浙江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数据、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便捷的“指尖上的服务”,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气象。
湖北省出台“黄金十条”,南京市出台“科技九条”,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人员出来创业,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为科研人员走向创业剪除制度束缚。天津市率先成立了科技金融处,加大金融与科技的合作力度。2014年,共举办1072场对接服务,帮助8320家企业实现融资289.54亿元。
各级各地党政部门的积极作为,犹如阳光般,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据科技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就业人数175万;国家高新区115家,园区注册企业超过50万家,仅中关村新增科技企业1.3万家;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8577亿元。全国互联网创业超过1000万家。
更为可喜的是,伴随着大众创业热情高涨,市场需求催生了一批新的创业孵化器。自2009年以来,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客空间、柴火空间、洋葱胶囊等近百家新型孵化器出现在北京、深圳、武汉、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创新创业氛围较为活跃的地区。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这些创新型孵化器成为创业人才寻求其他创新要素的最佳去处。而像上海众创空间联盟这种众创空间的“升级版”将会在更大范围、更快地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
“伴随新技术发展和市场环境开放,我们的创新创业由精英走向大众,出现了以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越来越多草根群体投身创业,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气息。”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媒体上表示。
大众创业期待更强力的人才支撑
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经济增长新引擎,为大众创新创业铺设更为顺畅的道路,人才工作大有可为。
近年来,鼓励和允许体制内科技人才创业,成为我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亮点。然而,尽管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很多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的政策,但一些想要创业的科技人才告诉记者,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激励人心,但同时,也需要用人单位出台相应的规则制度。
“国家和地方政策大多是倾向性和原则性的,但对于我们高校、科研院所这些体制内的科研人才来说,如果学校不出细则,我们也不敢轻易走上创业这条路。包括科研成果转化给予科研人员股权激励这些好的政策,最终都是由用人单位来落实和操作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研人员对记者说,“党政部门应该对用人单位落实国家鼓励创新创业政策情况有所督促、监管和评估。”
此外,创业由精英走向大众,对我国创新创业培训体系也提出了挑战。在创业“新四军”中,除了连续创业者具备创业知识和创业经验外,更多的草根创业者缺乏系统的创业培训。以大学生创业者为例,尽管不少的大学开设了创业课程,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培训课程单一,没有与实务相结合且缺乏连贯性。而针对创业失败的大学生,更是缺乏相关辅导,致使其难以找到职业发展的新路径。
创业资金扶持效率效益不突出。现阶段,从国家层面到地方,设立了诸多的创业扶持基金,但融资难依然是众多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反映的集中问题。如何将创业扶持资金和撬动的社会资金更有效地与创业企业对接,考验的是对创业人才和创业项目的评估能力。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浪潮,期待更为深入的人才机制体制改革和人才服务的跟进细化。
(刊于《中国人才》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