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始终坚持准确把握组织部门的职责定位,始终坚持将中央精神与陕西实际历史地、具体地结合起来,抓好该抓之事,负好该负之责,努力做到到位不越位,确保人才工作正确方向,积极探索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发展的路径和做法。
抓政策,不断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
党管人才最有力、最直接的手段就是管政策。多年来陕西认真履行管政策的职责,始终坚持把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中央文件和陕西省中长期人才陕西省组织部门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中,把着力点放在抓政策体系完善、抓工程项目落实、抓工作思路创新上。
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围绕全省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产业项目需要,陕西结合发展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从6个方面提出17条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在目标设定上,明确用5—10年时间,投入20—25亿元,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在政策扶持上,鼓励高层次人才潜心科学研究和创新,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文学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
围绕《意见》的实施,陕西研究制定了《陕西省“三秦学者”计划实施办法》《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加强省属企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政策;实施了“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和“青年科技新星”等配套工程。围绕《意见》的实施,各地市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具体细化的衔接措施。
抓落实,确保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程项目有效实施
好的规划、好的政策、好的措施要付诸行动,取得实效,必须充分履行协调职责,狠抓落实。近年来,陕西采取项目整合、板块整合、规划整合等方式优化人才投入结构,将投入的重点向高层次人才倾斜。
从2012年开始,在地方财政收入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省财政每年拿出3.5亿元、各地市每年拿出300—3000万不等的资金,用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开展。省属国有大中型企业每年用于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改善生活环境的投入近5亿多元,同时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服务资助和有关补贴。
为了使高层次人才在陕西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陕西建成了拥有五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12个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系统的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在西咸新区建设国内首个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西安科技大市场,依托高新园区、高等院校和省属骨干企业建立13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依托高校组建起6个工业研究院,依托大型企业建立3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着力打造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等平台。
为保证引进高层次人才工程项目实施的质量,确保人才评审的规范性、公平性和公正性,陕西组织专家研发了陕西省高层次人才项目评审系统,实行网上报送、网上审批、网上办理的网络在线评审,使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评审工作更加高效、便捷。着力开发高层次人才管理考核软件系统,变过去针对人才的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努力创造人才潜心研究的环境。
着手建立覆盖全省的高层次人才资源数据库,为人才与用人主体提供快速、便捷的人才网上在线服务,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人才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抓谋划,不断创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思路
善于谋划是人才工作拓展思路的职责要求所在。近年来,陕西一直把研究人才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特别是在谋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工作思路上,组织部门认真履行“四管”“六抓”职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积极调动整合各方面力量参与人才工作,推动人才工作整体向前发展,向纵深发展。
2013年,积极借鉴国际国内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在历时3个多月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和今后我省人才工作的思路,积极推动人才工作转型升级:
——实现工作焦点从待遇型向发展型转变,在关注人才待遇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才的发展、关注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确保人才工作方向、内容、目标的正确性;
——实现工作内容从事务型向战略型转变,准确把握中央对党委、组织部门人才工作的职责定位,把精力和功夫从具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重点抓好“四管”、“六抓”,努力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工作的重点和导向;
——实现工作方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改变传统工作模式,提高人才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科学的人才优先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的方式方法,着力构建和完善动态开放的人才工作理论体系、政策体系、平台体系和力量体系。理论体系就是要加强人才工作理论研究和理论指导,深化人才发展理论体系研究。政策体系就是要对现有已出台的各级各类支持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系统梳理整合,按照规范统一的要求,建立上下衔接、左右配套、层次分明的人才荣誉制度体系和人才发展项目支持体系。平台体系就是实施人才信息化建设工程,构建人才管理、服务、交流三大平台保障体系。力量体系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的职能,突出用人单位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人才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