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打造和谐农村社区
——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德胜泰社区简介
德胜泰社区成立于2010年,由德胜泰、新城、得胜营子、大淖4个行政村联合组成,总面积109平方公里,共辖72个生产合作社,总户数4600户,总人口13857人,是王爱召镇按照村村联建、合署办公模式建设的全旗首个农村社区。社区党总支成立于2011年,下辖4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94名。近年来,社区通过不断强化组织基础、创新服务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政府服务效能,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建强组织,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有效整合各村党建资源,组建成立社区党总支,并由镇党委下派干部兼任党总支书记,由各村党支部书记任党总支委员,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共同研究社区重大事项。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村为单位,合理划分网格,建立网格党小组,由党小组长联合村社负责人不定期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重点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以及对社区干部、驻村干部等的工作满意度,对群众反映较普遍、意见较大的,及时上报社区党总支和镇党委进行解决。开展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推行无职党员为民服务“1+2”工作机制,即1名无职党员负责推动1户危房改造项目,带动1户普通群众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健全机制,规范社区民主管理。保持原有村级建制,实行联合办公,并结合“532”工作法,探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七步议事制”(党小组动议、支委会提议、村“两委”合议、村民代表商议、党总支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村务监督委员会评议),健全完善党员议事、民主监督、党员教育管理等各类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社区民主管理工作,促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更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积极推行村民自治,成立村民代表议事委员会,健全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在“十个全覆盖”、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夯实基础,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完善服务功能,由镇党委投资150万元,建成1处占地面积1200㎡的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并设置“四室一厅一站一中心”,即阅览室、活动室、办公室、法律服务工作室,便民服务大厅,“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以及农牧民(党员)培训中心。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务,把与群众息息相关劳动就业、民政优抚、社会救助、党员服务、计划生育等服务项目统一纳入服务大厅,满足了群众“进一个门,办多样事”的实际需求。实行“定人、定时、定责”服务机制,选派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驻社区全天候为群众提供服务。健全完善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开通了便民服务微信群、QQ群,及时发布惠民补贴、就业指导、农作物供需等各类信息300余条,实现了党群双向交流、良性互动。
创新载体,丰富文化生活。针对群众对文化知识、惠民政策、种养殖技术、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农牧民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创建“精品课堂”,定期举办专项培训班,着力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积极培育组建文艺队伍,充分挖掘社区文艺人才资源,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拓展节目编排内容,创新节目表演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富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各支文艺队伍重点围绕“十个全覆盖”、“乡风文明大行动”等工作,依托社区文化站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广泛开展了书法绘画展、文艺汇演、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等10余次文体活动,引导和带动广大群众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统筹指导,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社区党总支成立以来,通过积极整合辖区村组资源、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初步形成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合作社“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模式,即以社区党总支为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支部牵头引领、党小组示范带动、专业合作社辐射周边的作用,引导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得胜营子水产养殖区以“四位一体”工作模式为指导,创新实施了“专业合作社+农户+承包商”发展方式,建成鱼塘2000亩,实现年产值1300万元,年利润260万元,项目区内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增长870元。同时,在沿河水产养殖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四位一体”的引领带动作用,初步形成“养殖+垂钓+餐饮+观光”的新型经营模式,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钓河鱼、品河鲜、赏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