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引领抓提升 集聚产业促民富
— —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党支部简介
官井村位于中和西镇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全镇优质牧草种植核心地带。区域总面积22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9.2万亩,耕地面积2.5万亩(水浇地占8000亩)。属沙梁地区,主导产业为种养殖业。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5户1108人,其中常住户155户316人。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0名。201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约8597元。旧时,曾有官员率领部队途经此地时,挖了一眼井用于部队士兵和当地村民吃水,为纪念官兵点滴之恩,后人将此地命名为官井。
近年来,官井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提三带三有”工程(支部书记抓党建能力有提升、党员队伍管理水平有提升、群众参与组织建设热情有提升;村级发展有上级部门包带、村民小组有干部联带、困难群众有干部帮带;各村有好的活动阵地、有完善的便民服务机制、有先进典型带动)为载体,着力抓规范、提服务、促转化,切实增强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全镇“三区”建设总体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富集优势,着力构建农牧业“四大基地”(万亩沙柳种苗基地、万亩野生干草围封基地、万亩紫花苜蓿种植基地、万头奶牛养殖基地)与捉鳖湾自然景区于一体的发展格局,有效推动了村级经济发展。
联合帮带促转化。结合“三到两强”和全旗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全面构建市、旗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联合帮带官井村“3+1”工作机制,推动党组织晋位升级。紧抓嘎查村“两委”换届有利时机,驻村干部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帮助群众选出了好班子和带头人;成立绿森源林沙产业合作社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小组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农户做大做强林沙产业。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累计开展培训活动17场次,为全村30名党员建立了先进性考核管理档案。充分利用部门资源,突出与镇政府联动配合,共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及部门帮扶资金51万元,新建改造了占地810平米的综合性活动阵地。2014年,官井村由过去的后进村成功转化为二类村。
集聚产业抓发展。结合全旗现代农牧业和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全力推进“四大基地”和捉鳖湾自然景区建设。目前,通过镇政府、驻村“第一书记”和下基层工作团队的多方协调争取,先后引进了宝丰、牧乐牧业、和盛种养殖合作社等3家种养殖企业,其中牧乐牧业与和盛种养殖合作社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成,已养殖基础母牛350头,种植紫花苜蓿8000余亩。组织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林沙产业合作社—绿森源林沙产业合作社,探索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子,共种植沙柳7.5万亩,辐射带动农户60余户,2014年,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达1万元。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对1.1万亩野生甘草进行围封保护。引进家乡外出致富能手,投资800余万元试种新疆红枣530余亩,对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有益探索。
兴办实事惠民生。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六位一体”、“三项建设”,争取危房改造56户、硬化巷道4.1公里。通过争取“村村通”工程项目,新建乡村小油路22公里。累计投入资金5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17公里,解决了当地76户265人的吃水问题。通过镇政府、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的积极协调,落实35千伏变电站一座,目前正在实施基础工程。配套建设了村级卫生室,有效解决了群众就医不便的问题。坚持以贫困户、低保户等弱势群众为重点,广泛与困难群众“结亲”、与后进党员“结对”,共建立帮扶对子18个,累计慰问困难群众67户,投入帮扶资金13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30余件。
文明乡风促和谐。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整合驻村干部和帮扶部门人员力量,带领群众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累计发动群众640人次,动用车辆25台次,清运垃圾40余吨,全村整体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积极排查社会矛盾纠纷,共调处17件。开展“敬老孝星”、“好媳妇”、“好婆婆”、“卫生标兵户”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谐向上的文明乡风不断形成。